真誠推薦(一)


~ 「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馬氏家訓 ~
 
~ 「一個國家的前途,在於公民所受的教育、公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                 馬丁.路德  ~

法冷情深(一位律師的勸世文)

作者簡介 李永然
現  職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學  歷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法律研究所碩士、博士班研究
簡  歷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永然法律研究中心、永然法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輔仁大學影傳系講師、銘傳大學大傳系講師、經濟日報、大成報、民眾日報、青溪通訊、榮光周刊、青年日報、台北建築月刊、台灣新生報、台北市商會月刊等法律專欄執筆

勿以惡小而為之
法 挪用公款,依《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項的業務侵占罪,提起公訴。
情 小小惡念,一有察覺,如不即時修正,就可能釀成巨禍。

在我們小的時候,流傳著一句童謠「小時偷摘蔥,大時偷牽牛」,意思是,小時候如果敢偷顆小小的蔥,等到長大以後,累積多年的勇氣及經驗,連體積龐大的牛都敢偷了。以下這個案例,就是一個挪用公款致週轉不靈的故事。
小王是一家食品材料公司的外務員,負責送貨及收取貨款,一直都很認真負責。有一天,因為太晚回公司,公司出納已經下班。小王向主任請示,如何處理收來的貨款?主任要他錢先收著,明天再將貨款繳交給出納就可以。
小王於是將收得的支票和現金,小心翼翼地放進皮包,然後下班回家。當天晚上,小王看到附近電器行正在大拍賣,於是便進去挑了幾件電腦零件,付錢時發現自己現金不夠,他於是打開皮包,從貨款中抽了兩張千元鈔票付款。隔天,小王拿金融卡領了兩千元,補進貨款中交帳了事。看似小小的動作,卻讓小王異想天開地發現,幫公司收進來的貨款,原來可以先供他週轉,只要補齊就可以了。

於是,小王開始拿貨款先繳自己的會錢、拿貨款供給其他同事,藉此收點小利息。不過這時的他還算膽小,再怎麼挪用貨款,也不敢超過每月的薪水二萬六千元。有一天,有一位客戶付了一筆二十六萬元的貨款,巧的是小王無意中獲知某支股票值得投資,他於是抱著先買買看,反正跌價就立刻賣掉的心理,而將貨款存入自己的戶頭,下單買了三張股票。料想不到的,這支股票竟連漲三天,小王賣了股票,趕忙還了貨款給公司,自己則賺進了六萬多元,內心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
此後,小王開始巧妙運用收取的貨款週轉自己的債務,還將客戶交付的支票,謊稱公司需要現金願支付利差價而用支票兌換現金。起初,小王週轉得蠻順的;但後來,向他借款的同事離職,他因而討不回債務;再加上股市崩盤,小王積欠公司的貨款,逐漸累積到上百萬元。小王即使使出混身解數,也週轉不過來了。

公司發現了異狀,開始調查小王的收費狀況,才發現他已侵吞公司上百萬元公款。經理為他的前途,好言相勸,叫他盡快補齊貨款。小王努力籌了儲蓄及家財,也湊不到六十萬元,還剩下四、五十萬元的缺口始終補不齊。公司只好下達最後指示,要他在十天內還錢,否則就告到法院去。小王自忖無法如期還款,乾脆一走了之。公司於是向地方法院檢察署檢舉,檢察官傳訊小王不到,發出「通緝令」,小王終於被緝捕到案,檢察官以小王涉嫌《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項的業務侵占罪,提起公訴。法官判決小王有罪,小王只得開始吃牢飯。

三國演義中劉備死前訓誡兒子阿斗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中,佛陀對地藏王菩薩也說了這麼一段話,佛言: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源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因此,小小惡念,仍須省察。一有察覺,如不即時修正,就可能釀成巨禍。

小王的故事,給我們相當大的啟示 ── 莫以惡小而為之。

 

尋找生命的重心


作者 傅佩榮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發行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台大哲研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
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兼哲學系主任、哲研所所長(1991-1994)。
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1994~) 
以《成功人生》獲國家文藝獎,並以《儒道天論發微》獲中正文化獎。

著有《人生問卷》、《尋找生命的重心》、《最後一張王牌》、《確立生命的原點》、《圓成生命的理想》、《從自我出發》、《儒家與現代人生》、《儒家與基督宗教之會通》(英文版)等書。
譯有《西洋哲學史卷一》、《四大聖哲》、《二十世紀的哲學》、《現代哲學述評》等書。


生活.生涯.生命

  生活需要目標,生涯需要規劃,生命需要重心。

  成功人生的第一項原則就是選擇明確的目標。明確的未必是正確的,但是有勝於無,它使人得到焦距,集中力量、意志與精神,向著目標前進,並且在前進過程中,激發內在的潛能、錘鍊天賦的才幹,產生基本的自信。對今日台灣的青少年來說,聯考正是典型的目標。它是明確的,但未必是正確的,因為並非人人適合上大學,同時上了大學也不表示合乎自己的志趣。何況,這種目標具有階段性的意義,只能維持到一定的時間,過了之後就雲淡風輕,了無痕跡了。

  於是,人生成為「一再選擇」的歷程。累積了許多明確的目標,有些光榮達成,有些黯然失敗,成敗之間是互為因果呢?還是惡性循環?所謂「互為因果」,就是由而記取教訓,企求下一次的成功;或者由成功而得意忘形,預伏了失敗的危機。所謂「惡性循環」,是指:即使有成有敗,甚至成多敗少,也不能避免時光匆匆,歲月催人,回首前塵,誰又能宣稱自己真正活得踏實?

  一旦有了這種自覺,就想作一項生涯規劃。生涯是從現在看向未來,規劃是主觀的設計,難免有一廂情願的成分。我有權利設想自己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可以抵達的目標與成就,但是就算自己十分努力也十分幸運,到了六十多歲還是要面臨退休的壓力。然後再作老年規劃嗎?難道生涯只限於人的日常生活與具體成就?

  換個角度思索,生涯可以顯示不同的風貌。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作過生涯規劃,但是他在晚年回顧一生時,卻清楚陳述了自己的進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他的學習階段很長,因為學習包括文獻知識、技術能力與為人處世。從三十歲在社會上立足,取得一定的角色與地位之後,他就轉移焦點,由外而內,由內而上。「不惑」是走出青年期的迷惘與執著,對人生的認識不再停於浮面上。了解時代的處境及自己的限制,不作非分的妄想與無謂的掙扎。「知天命」是領悟自己做「人」的使命,以及做為「這樣一個人」的使命。

  就「人」而言,人性向善,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上,追求自我之實現,不再考慮世俗所謂的成敗得失。就「這樣一個人」而言,可以認清自己的特性,看看有什麼「舍我其誰」、「非做不可」、「值得一試」的任務。

  「順」是指順天命,有了定見與原則,就會顯示老而彌堅的強勁生機。持之以恒,漸入化境,最後上臻「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大概就是「天人合德」吧!

  孔子的生涯並不是神話,他可以做到,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做到。問題只在於:我如何辨明自己的天命,又為何必須順天命?

  簡單回答,可以說:唯有好學、深思、力行三者並重,才能接近生命的真相,才能分辨價值的輕重,才能擺脫世俗的干擾,才能還我自由的心靈。心靈自由之後,可以向上提升,在「真、善、美、聖」的價值世界遨翔及品味,然後看出生命的整體意義何在,自己又該何去何從。「樂天知命」不是孔子或儒家的專利,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成並且都應該達成的理想。

  《尋找生命的重心》一書,顧名思義,是在「好學與深思」的階段,好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衡量及評估自己的生命特質與方向,因此寫的立場是開明及說理。書分三輯:「在關懷中成長」、「從混沌中再生」、「環視宇宙共同體」。若與五年前的初版相比,可知其分輯標題與文章次序都作了更好的調整,也更能表現作者的運思步驟與推理過程。它是作者心靈成長的珍貴記錄,希望也能為讀者提供一些「尋找」的趣味。

一九九四年六月

為生命找個定點

  從小到大,我們的生命分散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裡,偶爾會覺得茫然,不知自己身在何方、生在何世,也弄不清楚自己在追求什麼。但是,生活還是照樣進行。忙碌固然使人勞累,卻也使人暫時拋開心中的困擾。就算認真去探索答案,又能得到什麼結果呢?

  探索未必帶來結果,但是不探索就注定錯失了生命中最精采的部分,無法以清醒的意識觀賞一幕幕生動的戲劇。「宇宙萬物之中,沒有比人的存在更值得驚異的。」─希臘悲劇家索佛克利士(Sophocles)如是說。因此,純然為了審美的理由,我們也應該珍惜身邊所發生的一切。

  驚異的線索牽引出繁複多樣的面貌,使我們在小說與電影中,期待各種奇妙的組合。現在,這種期待已經由於轉型社會的新聞媒體一再刺激,而顯得麻木了。每天的報紙都充斥著奇情幻想所構成的事實,相形之下,自己的生命似乎有些單調乏味,甚至無趣無聊。

  果真如此嗎?阿幾米德為了移動世界,需要一個定點。我們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也需要一個定點,只要找出這個定點,安立自己的重心,就可以避開茫然旋轉的困境,以靜謐沈穩的心情了解一切、接受一切、欣賞一切。然後,要不要改變一切呢?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一切。問題在於:如何改變自己?又為何改變自己?就「如何」來說,答案是恢復敏感易覺的心,回歸真誠的自我,找到希望的原點。因此,改變自己,不是為了學習別人或認同社會,而正是為了成為自己。由此出發,則人我關係可以重新定位,總是充滿積極開展的活力。就「為何」來說,改變自己,是為了人生還有更高的境界,等待我們去實現、去品味。智慧、愛心與勇氣是自我成全的主要途徑。

  有自我,而後有自由;有自由,而後有抉擇;有抉擇,而後有價值。價值世界之建立,正是自我存在的目標。當我們經由努力,跨入知識、藝術、道德、宗教的領域中,頓時覺悟海闊、任我遨遊。進一步,則是由自我出發,使關懷的範圍擴及家庭、人群、社會、國家、人類,甚至眾生與大自然的一切。

  要緊的是,這個過程是動態的,可進可退,可上可下,並且始終不能以外在的客觀標準去衡量。人生問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真正的「自知」,則並非易事。自知無知,即是真知之始;自知無能,即是有能之本,人在面對價值世界時,很少有不覺得謙虛與欣喜的,餘下的一步是實踐。如果不曾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能?如果不曾品嘗,怎麼肯定自己不是虛度此生?

  我如何尋找生命的重心?我如何在尋找過程中,日益發覺人我的親密關係、自己的獨特意義,以及自己在攀向生命高峰時所經歷的震撼與愉悅?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構成了本書的主題與基調。書中各文大都曾在中央日報副刊「思問集」發表過,也都是我用心思考過、反省過,並且至今仍為我所鍾愛的一些心聲。



身價30億的好男人

 

左志軍36歲致富傳奇

  左志軍如同一般人應徵找工作。二十五歲從最基層經辦實實在在幹起,半年後升任課長,接著一年升為襄理,半年晉升為副理,再接著半年升為部門經理。最後成為管理處協理及公司董事,而且每一職務都是該公司最年輕者。曾任職各大公司,深知企業應如何做最妥善之經營管理。

  在他踏入社會的那一刻起,就對自己生涯做出明確規劃,從開始工作便同時兼差,為籌措創業基金全力以赴,白手起家毫無奧援,三十二歲開辦第一家公司,一年內就創造億萬盈收,接著三年憑藉著實戰經驗、敏銳的觀察、高瞻的遠見及先機的掌握,在三十六歲就坐擁三十億元的身價。

  左志軍目前擁有多家企業,分布美國、新加坡、大陸、台灣等地,跨足投資金融、貿易、禮品、速食、休閒及企業顧問等行業,是一個全方位的頂尖奇才。左志軍有三十億元身價,可貴的是他不忘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道理,沒有工商社會惡習,也無驕縱之氣,他是一股清流,是e世代大家學習的典範。

 

「身價30億的好男人」重點摘錄

一、以身作則的身教啟示

  父親給他們小孩的啟發有三點:第一、博學多聞真的很重要,這可透過傳統教育、社會歷練及自已有心學習來累積;第二、做事要冷靜,不要未經思索莽莽撞撞;第三、永不服輸、但不服輸絕不是表現在嘴巴上,而是行動上的不服輸,父親總是利用他的冷靜思維,去完成第三項轉戰,這種模式對左志軍日後的影響非常重要。

  僅管在外兼差的收入遠大於正職收入,左志軍仍未因此放棄正職或將正職與兼職的立場互換,因為他深切明瞭,兼職之所以順暢,得因於他已有份正職的工作,隨時可供依靠。因此,在無失業之虞的情況下,他可盡情發揮所長,讓正職與兼職雙雙得意。

  隨著日後社會歷練及回首創業過程,他十分確認安逸容易喪志,勤奮方有所為的道理。


二、能耐與創意的嘗試

  1. 耐性贏得尊嚴
    左志軍認真執行交付的事務,襄理不斷刁難,先要他影印一份,印完了,再要他影印二份,他埋頭不生氣。
  2. 一個人當四個人用
    抱著可以多學習的心,也能提升自已能力,並將應學的知識提前具備,無論將來創業或工作都有助益,所以幫得很盡心。
  3. 做人不想做的
    開會時主動接下別人推拒的記錄職務,大家不要做的事情,對他反倒是學習的機會。


三、堅持已定的生涯規劃

  左志軍的考績都保持全營業部第一名,儘管表現不差,該離開的時侯還是不必留戀。

四、越挫越勇

  1. 集團中最年輕的經理人
    擔任副理職務半年左右,左志軍被擢升為管理部的經理,年紀剛滿二十九歲,再度成為集團中最年輕的經理人。
    左志軍不斷要求兼任新職務,又不斷升遷,之所以不會引起同仁的忌妒和閒言閒語,是因為他為人客氣溫和,工作勤快時間又長,績效比別人佳才不致落人話柄。
    一個幹部不應力求安逸,反而應不計代價竭誠付出,如此才能為企業做出真正的貢獻。
  2. 攻擊對手不如啟示對手
    左志軍會刺激這些主管,多吸收新資訊來回應問題,否則既解決不了,又不服輸,只是意氣之爭,非君子之爭。
  3. 在營業部游刃有餘
    轉賣沒收的零件,一個月就達到兩個月的業績,而且是淨利不用成本,這個策略也間接幫助GM,改善他們的品管流程、降低成本。

匯知文教出版 作者  葉瑋群


365 個快速成功法 365 Positive Action Plan

 

拿破崙.希爾的簡介

  拿破崙.希爾生於一八八三年,1908年,他以剛出道的新聞記者身分遇到安德魯.卡內基,並接受卡內基的要求,著手研究人人都能活用的「成功之秘訣」的體系化,由於卡內基的全力支持,使五百位以上的著名成功人士,也參與這項計畫的共同作業。
  
    他的一系列作品【拿破崙.希爾一年致富法】、【拿破崙.希爾成功之鑰】、【拿破崙.希爾積極成功法】、【拿破崙.希爾成功與致富的說服術】、【思考致富的巨人-拿破崙.希爾】、【思考致富聖經】等書,都深獲好評,他於成立拿破崙.希爾基會後,在1970年過世,享年八十七歲。

 

「365個快速成功法」重點摘錄:

一、 365個快速成功法珍貴之緣由
 

    安德魯.卡內基年老時,心中一直存有一個願望,他想:「就算我今天留下再多的財富和企業給後人,但並不能幫助後代的人在未來做出更大的成就。」因此,他真正希望留下來,是自己和當代眾多成功人士奮鬥的艱辛歷程和經驗,使後人不必走太多的冤枉路,即可獲至成功。

     當時,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拿破崙‧希爾,兼做一家雜誌社的記者,恰好去訪問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他一見到拿破崙‧希爾,便感覺到這個年輕人極富成功學的慧根,因此就把自已長久累積的成功致富法則傾囊相授。

    然而,令年少氣盛的拿破崙‧希爾更為震撼的是,這位聲名顯赫的鋼鐵大王一語中的地點出:人的一輩子其實都是用「試誤法」(嘗試錯誤的方法)來累積知識,一旦人發展到發展到智慧的最高峰時,死亡就突然而至,所以儲存的智慧、財富以及他終生累積成功方法,全部都在一轉眼間同時進入了墳墓。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當時,卡內基試問拿破崙‧希爾願不願意花二十年的時間,來從事成功學的研究以及整理時,拿破崙‧希爾馬上便應允。其實,當時卡內基手裡就握著馬錶。之後卡內基講到:「如果你超過一分鐘沒有做決定,我就覺得你不能擔負這個工作。」他告訴拿破崙‧希爾:「除了你訪問時的差旅費以及必要的費用由我來負擔,其他謀生的錢還是要靠你自已的本事去賺。」而拿破崙‧希爾馬上就回問:「你要我用二十年的時間來做這麼龐大的一作工作,你又有那麼多錢,為什麼不能連我的生活費一起給我好讓我專心地工作呢?」卡內基則回答一句值得深思的話:「如果我用金錢去幫助一個人,很可能會毀掉這個人,這個人必須透過自我奮鬥才能發展才智,取得成功。」

    拿破崙‧希爾完全不負卡內基的重託,從一九○八年至一九二八年,他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拜訪了美國五○四位成功人士,包括當時的威爾遜總統、羅斯福總統、發明大王愛迪生、汽車大王福特先生。一九二八年他第一本書《成功法則》正式出版。以此書為基礎略作修訂後,於一九三七年又出版了《思考致富聖經》,而這本書正是安德魯‧卡內基真正成功心法的真傳。拿破崙‧希爾先生整個成功哲學的精髓也在這裡。後來他又陸陸續續撰寫了很多著作,直至晚年最後一本書《積極成功法》的發表。

二、人格特質 最偉大的成就是由奮鬥掙扎中得來的

   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經說過:「當我們真正感到困惑、受傷,甚至痛苦時,我們會從柔弱中產生力量,喚起不可預知無比威力的憤慨之情。」競爭與掙扎鼓舞我們克服逆境,並將我們推上成功的高峰。把苦難中的掙扎當成個人成長的機會,以建立品格特質,因為它只是其中的奮鬥,並非最終的結果。當你認為你所做的是正確,就算全世界的人似乎都反對你,認識你的人都質疑你的判斷,都無需改變心意。只要堅持,終有成功的一日。那時,別人就會來告訴你,他們一直相信你辦得到。

 

TRAITS OF CHARACTER
GREAT ACHIEVEMENT IS BORN OF A STRUGGLE

“Our strength grows out of our weakness, ” said Ralph Waldo Emerson.“Not until we are pricked and stung and sorely shot at, wakens the indignation which arms itself with secret forces, ” Strife and struggle can inspire you to overcome adversity and to propel yourself to real achievement .View every struggle as an opportunity for personal growth. it is the struggle itself, not the result, that builds character .If you know you are right, stay the course even though the whole world seems to be against you and everyone you know questions your judgment .When you prevail-and you eventually will if you stick to the job-they will all tell you that they knew all along you could do it.

三、人格特質 別指望命運改變你的不幸,憑自己去爭取更好的結果

    雖然有很多事非人力所能左右,但是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是自己所能控制的,那就是你的心和你的態度(mind and attitude)外力無法主宰成敗,只有能為成功善加計畫的人縱使在最險惡的環境中,也能發現成功之路。絕大部分問題的解決之道,都來自同一個根源,而且,是唯一的根源,那就是 ─ 自己。要把生命驅策上最充實的境界,正如同坐著橡皮筏,在湍流中疾馳。一旦決定,你就難以改變、迴避,只能奮勇向上,才能划入寧靜之域。這種興奮與冒險使一切經歷都變得值得。如果你從不嘗試,就永遠無法了解那種絕望的強度,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這種成功的喜悅。

 


TRAITS OF CHARACTER
DON'T LOOK TO THE STARS FOR THE CAUSE OF YOUR MISFORTUNES.
LOOK TO YOUSELF TO GET BETTER RESULTS.

  There are many things you cannot control, but you can control the only things that really matter: your mind and your attitude. External forces have very little to do with success. Those who program themselves for success find a way to succeed even in the most difficult of circumstances, solutions to most problems come from one source and one source along: yourself.
Living life to the fullest is a lot like shooting the rapids in a rubber raft. Once you've made the commitment, it's difficult to change your mind, turn around, and paddle upstream to placid waters. But it's the excitement and adventure that make it all worthwhile. If you never make the attempt, you may never know the depths of despair, but neither will you experience the exhilaration of success.

Published by the Penguin Group
Written by Napoleon Hill

世潮出版公司 拿破崙.希爾著 林光常總審訂 丁琪倩譯


命運七部曲

 

  思想意念形成觀念,而觀念影響態度;態度投射在行為上,經過重複成為習慣;習慣成自然之後,會變成你的個性;而個性,又決定了你的命運。

國際希爾成功文化傳播機構執行長 林光常

  
When you sell a man a book, you don't sell him 12 ounces of paper and ink and glue ─ you sell him a whole new life.

Christopher Morley

  當你賣一本書給人,你不是賣給他十二盎司的紙、油墨和膠水 ─ 你是賣給他一個全新的生命

克里斯多夫‧莫利


 
 附註1:衷心感謝作者們,並真誠推薦以上文章。

 附註2:星相天地雜誌社發行「活出自我」一書的版權為作者黎煥友所屬,至今尚未聯繫到作者,以至暫時未能轉載。敬請讀者包涵與見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莉玲(麗霖) J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