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莉玲(麗霖)Judy Lu分享(三)


 
誠 勤 樸 慎 
Sincerity, Diligence, Thrift, Prudence 

- 遠東企業集團 創辦人 徐有庠 -


素直價值的踐行自證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生命哲學最精華的呈現
一個對素直理念最純摯的倡揚印記 一本對生命價值最高貴的堅持實錄

作者簡介


  西元1894元生於日本和歌山縣,11歲開始學徒生涯,隨後踏入電器業,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神」他的經營哲學啟發現代管理甚巨。基於對人類的關懷,更設置「PHP研究所」,以實現「經由繁榮達到和平與幸福」的理想。1989年逝世,享年94歲。

  著有《路是無限的寬廣》、《掌中紀》、《做工作上的主人》、《人類所謂的成功》、《人事萬花鏡》、《給志在成為領導者的你》、《素直價值的踐行自證》……等書。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經營哲學向來為世人所矚目,然其為人處事所奉行的「素直」(真誠純樸)理念,更是他成功的重要立基,也是想要追求真正生命價值的不二法門。

  藉由本書,將使讀者能更簡捷的進入松下先生的思想領域,更清楚了解其一生為人處事的成功之道,也讓讀者能從中反思觀照自已,發覺本身真誠純樸的一面,從而將這樣的素直精神理念傳播發揚,推己及人,追求共同擁有的幸福人生。

簡靜惠編選/李玉娟主編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出版發行



推薦序

一個人格的完成

松下幸之助先生素直價值的踐行自證

  對我來說,松下幸之助先生就是位「很人」的企業家,用「巨人」、「偉大」遠不如「很人」那樣貼切。藉用佛家的話:「人生難得,今已得」松下先生如實地把難得的「人」生,發揮得淋漓盡致,珍惜得一絲不苟。他這一生的「好樣兒」,不像許多名人的典範,雖令人敬佩,但之餘卻感遙不可企及,仰望而已。而他,如果你願意,花些時間,以閱讀為方式,與他相處一段時光,你或會覺得,像是相識好久的老朋友。語氣,親和婉約;話語,平常容易。但在不知不覺中,像被一位溫暖的長者的手所牽引,邊走邊聽他訴說「人生即經營」的故事。可,他的故事裡沒有磅礡壯闊的萬千氣象,也很少驚濤駭浪絕地逢生的情境,不是沒有艱辛萬苦,當然更不是令人羨慕的一帆風順。只是,他透徹了實踐了如中庸所揭示的生命真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當然,這是我的看法,就容我來詮譯吧!

陳怡安
二○○二、十一、二十

(作者為洪建全基金會顧問教授、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編選序

素直初心

在台灣松下電器公司的歷史資料館中,掛有一幅創辦人洪建全先生在一九六二年與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社長松下幸之助先生合作簽約的照片,兩位中日企業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家均已先後辭世,但當年的合作簽定,不僅促使台灣人民生活走向電器化,更在台灣經濟開發的繁榮歲月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一九四六年,松下幸之助先生為促進戰後日本人心的復甦,成立PHP研究所,發行PHP月刊,期望藉由對PHP的研究,企盼能透過繁榮尋找到屬於人類真正的和平與幸福。

  為落實「素直」的理念,松下先生於一九七六年成立PHP友會,吸引了更多有志之士的參與。而洪建全先生於一九七一年本著「關懷‧成長‧和諧」的宗旨,創辦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兩者在提升人類精神層面的作法上有著不謀而合之處。但兩者在精神及文化上的真正結合,則延至一九八七年我到北海道參加日本PHP友會的年度大會後才開始交流,時至今日竟也歷經了十五年。

  松下先生讓我最敬佩的人格在於他對「素直」理念的宣揚。日本文字對於「素直」二字的詮譯,是單純的去看透事情的基本層面,且認定有價值的就認真、全力以赴的去執行,絲毫不需瞻前顧後,裹足蹲躅。而他讓我最感動的莫過於謙卑、敬天、感恩以及凡事熱情堅毅的生命態度。

  松下先生總是提到他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提到他多病的身體,提到他需要到處請教人、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且對萬事萬物都抱持著感恩的心。而他堅強的、心繫全人類和平、繁榮與幸福的意志力,更使他看似風中燭的生命撐持到九十四高齡才終了。從他身上,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最高層次的卓越領導者,同時也是一位心懷全人類的偉大智者。而這樣浩然剔透的大智慧,卻發乎於那樣單純的「素直」二字。

  松下先生所抱持的「有熱情必成功」的觀念。我們也可以從很多經營管理書上看到,它強調一個人要成功,不外乎要專注、投入、有熱情,這種熱情不僅是自已給自已力量,還能去激發別人產生更大的力量。松下先生也常用兩把尺來度量他的人生,一把是遵循自然法則,一把是傾聽眾人的聲音,這樣一位沒有學歷背景的企業家,其所談的經營理念並無任何高深的學問或精湛技術,卻僅只一些平易的、人人都能做的,卻也往往是被大家所忽視的小道理。

  記得追隨松下先生達二十二年之久,現任PHP研究所副所長江口克彥先生就曾提到,松下先生曾在一九八四年的大阪博覽會上,看到民眾為了參觀松下館而在烈日之下排著長長的隊伍,他也就當下加入隊伍中去感受在烈日下排隊等侯進場的辛苦,過了兩個鍾頭後,松下先生進入館中時,隨即交代員工為排隊的民眾準備遮陽帽,倒是員工也很機智的在帽子印上松下電器公司品牌的字樣。在松下先生的意念裡,單純的只是想減輕民眾受日曬的煎熬,但隨著這意念所帶來的,卻是戴著松下品牌的帽子到處走動的活廣告。這種不以利益為出發點的善良體貼的心,卻為他的公司帶來難以估計的商機。

  一九九一年,我開始積極推動台灣PHP素直友會,彼時深感把這樣純良的素直理念推廣出去是我的責任。假使初始只是為了某個利益或目的才去做的話,那所帶來的種種繁雜瑣碎的事務,恐怕就會變成一種沈重的壓力和負擔。幸而,當時的初心,只是認為讀書是件能讓自已快樂且受益無窮的事,而邀約同好讀書甚至推而廣之號召更多人一起來參與,更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因此,這十多年來,個人縱使花下許多時間精力及各種資源,擴展了台灣素直友會的整個經營運作,但對於那個想要推動素直精神的初衷,至今仍是無怨無悔………。

  十餘年來,個人深受松下先生素直理念的薰陶,不僅在企業經營上、在推動教化人心的社會服務工作上,或者是在素直友會倡導閱讀的方向上,都著實發揮了很大的功用。而在對事情的態度以及工作的生涯當中,也常常運用「素直」的意涵來檢視自已。當對「素直」二字有了些微的體悟之後,它終究讓我認清,在不在其位或社會給予如何的評價都已不是那般重要,重要的是一己之力能對這個社會付出多少、貢獻多少。個人雖尚不能做到如松下先生那樣心懷全人類的偉大胸襟,但從中受益的體驗,卻使我亟卻將之與更多人分享。

  也因此,希望藉由松下先生在洪建全基金會所出版的書籍當中,將其中的精華、具代表性的內容篇章有系統的分類、整理、編選成冊,使讀者能更清楚了解松下先生的理念以及為人處世之道,進而培育出一顆素直之心,讓生活擁有更多的和平與幸福。

  本書定名為《素直價直的踐行自證》,內容先從探尋松下先生的一生開始,到明白素直心的真義,然後了解他的人生觀以及經營哲學,最後總結於透過踐行走向一個人格的完成,如此的精要脈絡均選自於《人類所謂的成功》、《路是無限的寬廣》、《作工作上的主人》、《掌中記》、《人事萬花鏡》及《給志在成為領導者的你》等六本書中。

  其實,松下先生值得人們認識、學習的生命哲學還很多,但為使讀者能更簡捷認知這位偉大智者,謹以此薄冊與讀者們共享。而我也深信,當人與人都能稟持著一顆素直的心相互對待之時,和平、繁榮與幸福必然會與我們同在。

簡靜惠
二○○二、十一、二十八
(作者為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台灣PHP素直友會總會長)





(中)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左)基金會出版中心執行主編李玉娟(右)陸莉玲(麗霖)Judy Lu合影於敏隆講堂


「素直價值的踐行自證」重點摘錄


所謂真誠純樸的心

  我們身為人,也窮此一生在謀求身為人的成功,但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自已與生俱來的本質、特質,再照其原有的樣子加以發揮,成為個人獨特的風格,成為屬於自已的成功。為達到此一目的,就必須具備「真誠純樸的心」。

  這裡所說「真誠純樸的心」,不單單指不忤逆他人,乖乖順從他人而已。它是指不受任何拘束、不偏頗,能看到事物的真面目而且願意去順從的心。人往往容易受自已的欲望及利害關係左右。又很容易固執於自已的立場或主張,也就是說,戴下有色眼鏡去看所有事物的話,就常會看錯了事實真相,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對立和紛爭,招來自已和別人的不幸。今天在社會上或共同生活上,造成物質與精神匱乏與混亂的現象,缺乏直誠純樸的心是一大因素。 

提升真誠純樸的心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真誠純樸的心,而又怎樣才能提高它的品質呢?容易被私心左右乃是人之常情,要想養成真誠純樸的心,並非只是憑嘴巴說說般的簡單。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祖先姑且不談他們是否使用「真誠純樸的心」這句話語,但他們為消除私心,希望過正直、合理的生活,而做種種不同的苦練功夫。例如,被瀑布沖擊或坐禪,精研武藝或各種技藝等;從小便接受嚴格的家教,注重接受雙親及前輩的薰陶,想讓自已成為有品德的人等等。

  還有,皈依宗教,在信仰的行為中很自然的提升了真誠純樸的心。以上這些行為中的任何一項,到目前都還是可行的,也可以說是養成真誠純樸心的一種方法。

  當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藉著自我反省的機會,用心傾聽他人的意見,累積各種不同的體驗,或修行、或訓練,培養出真誠純樸之心,也是方法之一。


認識真誠純樸之心的本質


  要培養真誠純樸的心,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認清每個人生來就具有真誠純樸之心的本質。換言之,並不是只有特別的人經過特別的修行之後才能獲得,而是只要經常心存真誠純樸的念頭,再配合適於自已的方式去悉心鑽研,那麼無論是誰都可以養成。這便意味著,真誠純樸之心是身為人類最自然的心,是一顆天生的心。

  有了這一層自覺之後,還要經常不斷的期望自已,如何發揮它。據說,學習下圍棋的人要達到初段的功力,必須要下一萬次圍棋;不管是睡著或是醒著,心裡總是記掛著下棋的事,實際上要經過無數次的對奕經驗才能養成實力。

  要學得真誠純樸之心和下棋一樣。也就是說,首先要心存著「我要有真誠純樸之心」的念頭,早晚反覆不斷的提醒自已,經常自我反省,關照自已;是否言行舉止有受到私心的影響?對事物的看法是否偏頗?經常反覆的如此用心,日積月累才能提升真誠純樸的心。

成為真誠純樸之心的初段

  其實,真誠純樸之心並沒有段位之分,但如果有的話,只要不斷的努力,誰都能達到初段的。到達初段之後,心中的陰霾漸漸消失,可以看清事物的真相,心中毫無顧慮、融通無礙、光明磊落。這個成就將帶給我們人生許多良好的影響,順利的指引我們的社會共同邁向進步,使人生中物質與精神兩方面都呈現出很富裕和諧的狀態來。

  讓我們一起來培養真誠純樸之心吧!真誠純樸之心將使你更堅強、正直而且有智慧;是形成更美好的社會,創造並提升每個人幸福的基礎。當社會上每個人都具備真誠純樸之心的時侯,身為人類該有的真正態度,以及身為人類的真正成功才能展現出來。

純樸之心

  要養成真誠純樸之心,還有一點就是要想法單純。我認為我的想法是很純樸的,各位大概不會相信,可是,我就是這樣評價自已的,而且覺得沒有像我這樣純樸的了。

  我覺得一個人持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以純樸的心來看事物,更能明白事物的真相,了解它真正的本體。

  如果自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帶起有色眼鏡來看事物,將會很難了解並失於偏頗。先將你心中的裝備去除,光明正大的去觀察它,如此,事情的本體才會赤裸裸的顯現在你面前。純樸的心就有這麼一個可稱道的特色。

  我經常對年輕人說:「你腦袋裡有許多要思考、處理的事情,可是我想告訴你一句話就是:請用純樸的心去思考、處理吧!」這時他們就會問:「純樸該作何解釋呢?」我會反問他們:「那麼,你不純樸嗎?」他們再問:「還是不太了解純樸的意義。是不是指要溫順、聽話?」被他們這麼一來一往、問得我自已也搞昏了。其實,「純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還是很難貼切的表達出來。

  我一直告詬自已,要把事情看得淺顯一點,不要以困難的眼光來看事情。因此,即使碰到麻煩的交涉事件,也能意外的順利解決。這是什麼道理呢?就是不二價。我做生意的原則是十就是十,五就是五;我覺得五的東西提高為六,而後少算一,反而會添加麻煩。

  以一般生意談判的手法,或技術的觀點來看,也許一開始的時侯,五的東西要先說成六,經雙方討價還價,雙方一拍即合,一致認為這樣的作法比較方便。

  無可否認的,這樣的作法的確有它方便的地方,可是我不會使用這種生意技巧。一開始五就是五,決不討價還價。當然,這種方法有時也會失靈,可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比較起來,成功的比例還是會多些。

  簡單的說,就是要以簡單的條理來看這個社會,至於這樣的態度是好、是壞,體會自在人心。

  不過,我自已卻是如此做的。人有千百種,只要依照各人個性特色去做就可以了。而我本身就如剛才所講過的想法,以純樸的心去看一件事物,簡單的判斷一件事情,不討價還價,時時做到讓對方看到我的真面目,也就是要以「不說謊」的心情來做人做事,以這樣的態度生活,也會使自已自在許多。

素直心十大信念

一、不存私心 是不受私利私欲蒙蔽之心,是不存私有之心。

二、傾  聽 是不分何人何事謙虛傾聽之心。

三、寬  容 是包容萬事萬物寬容之心。

四、能見真相 是能看到事物原來面貌,能見真相之心。

五、知 道 理 是能從寬宏的視野看事物,知其道理之心。

六、向萬物學習之心 是向萬物學習,希望從中得到教誨的謙虛之心。

七、游刃有餘 是能自由自在變更想法、看法,以求更完美的處理方法,能游刃有餘之心。

八、平 常 心 是以平靜、冷靜的態度,處理任何事物之心。

九、瞭解價值 是能正確地認識好事,知道有價值之物的價值之心。

十、大  愛 是能將人類與生俱來的大愛、慈悲發揮淋漓盡致之心。


 
1996年5月7日(右)國際紅星鞏俐下榻遠東飯店與陸莉玲合影於宴會廳舉行電影「風月」記者會(世界名牌L'OREAL代言人)

松下領導一百訣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領導十五萬名員工,建立規模龐大的企業王國。他是如何領導十五萬名員工的呢?他是如何成為一位傑出的領導者的呢?本書即是他的領導哲學。他從中國與日本古聖先賢的事蹟中,蘊育出超凡的智慧,凝聚出100條要目,條條皆是領導者必備的要素,缺一不可。

  松下說:「即使你只管理三個人,你仍是一個擔負重責的領導者。」

  松下說:「經營失敗的責任,應全歸於領導者,即使錯在屬下,領導者也要反省自己是否任用了一個不能勝任工作的部屬。」

 

松下幸之助 著/宋世亮 譯/漢欣文化出版



前 言


  在這本書中,我是以中國和日本的古聖先賢為中心,將領導者所應具備的條件,分為100個項目來加以說明。由於我對歷史並無充分的知識,引用的很多事例,在解釋上或許有不當之處。但我反覆研讀,仍然對先賢的事蹟感到興趣盎然。我一向認為:「凡事應因時制宜,伺機而行。」所以,同一觀點,可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應用之法亦各有巧妙之處。我覺得身為領導者,應重視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多多思考,並加以活用。

  身為領導者,當然不僅限於此,但我所說明的這100項,都是領導者不可或缺的條件,而且與其獨立各個項目,不如相互連貫來得更有用。但是,無論那一項目都很難完全實行,必須有極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人非上帝,無法完美無缺,當我寫這本書時,也感到自己並沒有照書上所說的實行。

  可是,依我有限的體驗和見聞,我認為身為領導者,在言行上都以踐履它們為上策。即使有的項目僅能做到八成,有的僅能做到三成,但這100條,條條不可忽略。若對其中一項交白卷,即使他在別項的分數再高,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沒有當領導者的資格。

  即使領導者只管三個人,但他仍是擔負重責的人。更何況大團體、大企業、或是一國的領導者,責任更重大。由此可知,領導者應深感責任的重大和不容忽視。

  今天,觀察世界各國的領導者,不論是在教育界、政治界、企業界,或其他各界,未必都能適切地顧及這些困素。他們雖能顧及領導者的責任,但卻欠缺貫徹各項要點的魄力,於是對事物的看法偏頗,信心不足,造成今日混亂的局面。這是值得深深反省的。

  本來,不論國家、團體或企業,領導者只要懷有理想、使命感和經營信念,大致上就能依其意思進行,並有嶄獲。領導者若有正確的指導理念,正確的使命感,以及正確的信念,便能指揮整體運作,獲得成效,並致發展。由此可知,領導者的責任非常重大,必須經常反省自己的指導理念有無錯誤,使命感或信念是否正確,作法是否適當等,反求諸己,或是請教他人,檢討而加以改進。

  所以,領導者應是最能聽取他人意見、聚集眾智的人。同時,領導者不能受自己或團體缺點的束縛,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過,領導者也是人,難免有私人的欲望,只是身為領導者,就不能被私慾蒙蔽,要極力地排除它,而以大眾、團體、國家為前提。

  這些在本書各項中將被多次提及,因為我認為那是很重要的,所以不厭其煩地先在這裡預告一聲。無論如何,本書裡的眾多例子,是一、二千年前,許多領導者留下的出色建議和非凡的成果。他們留下的事蹟,雖然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但今天我們仍未充分活用,也就是說,人類的精神文明似無多大的進步。

  因為了不起的教誨和優秀的楷模很多,所以我們要很坦率地接納它,並加以運用。可惜的是,一般人,尤其是領導者,因為受到私情、私慾及個人智慧的影響,失去了坦率的心態;正因為缺乏坦率的心態,所以無法接受好教誨,並加以活用。

  由此可知,世上各階層的領導者,應以坦率的心態及高尚的涵養為前提。這種坦率的心態,對領導者,或即將成為領導者的人,以及一般人極為重要,也是應備的最起碼條件。我本身也天天以培養一顆坦率的心為目標,所以我逐條地研讀本書,希望能多多活用先人的智慧結晶。

 

松下幸之助




 
(左二、三)著名影星金漢伉儷(前超級影后凌波)訪華期間下榻遠東國際大飯店,(左四)名影星胡錦、(左一)陸莉玲於天慕咖啡座合影

「松下領導一百訣」重點摘錄

041訣.感謝
領導者對任何事都要心存感恩


  在一般人的眼中,親鸞上人是人格高尚,極其難得的修行者。但是,他本人卻謙稱自己是「愚禿親鸞」,因為自己還是無法完全杜人間的煩惱和慾望。然而,對於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弘法利生的誓願,親鸞上人教導我們應當於唱頌「阿彌陀佛」的名號時,心存感恩之情,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這種感恩的心,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重要。無可諱言地,人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而活下去,這得歸功於造化的恩賜,因為上天給了人類生存上不可或缺的物質。另外,有很多人從事心、物兩方面的勞動,以維持人們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靠造化者的恩賜和其他人的勞動,才能生存。

  我們必須先要有這種認知,才能體會出感恩的意義,然後蘊育出報答大自然的賜予,和他人的恩情的念頭。有了這樣的心態,便會湧現無限的活力。在工作上,這是一股無窮的推進力。

  另外,感恩之心也會提昇自己對事物的價值觀。如果別人給你一個東西,你認為它微不足道,那麼它就沒什價值;相反的,你心裏充滿謝意,這個東西就有無上的價值。我們常說:「投珠於豕」,意思是給不知感恩的人再好的東西都沒有用;相反的,有感恩圖報之心的人,甚至能使鐵變金。

  不知感恩,會動輒對事不滿,於是心情黯然,容易傷害別人。相反的,深懷感恩的人,一切都變得欣然可喜,於是身心開朗,容易和他人協調,共同生活。


  由此可見,心存感恩,對人類來說是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領導者,更應有此心態,才能促使一個和諧富庶的社會早日誕生。



 

045訣.誠實處世

領導者應誠心誠意地待人處事

  文祿四年,京都發生大地震,殃及了豐臣秀吉的伏見城,死傷頗眾。當時,加藤清正因事觸怒了秀吉,秀吉便罰他閉門思過,但他認為「雖是帶罪之身,亦不能坐視不管」,便很快地帶領部屬護衛秀吉。這種誠摯之情使秀吉大為感動,於是盡釋前嫌,重新重用他。

  清正於晚年時曾說:「我這一生中,為了能準確地判斷一個人,因此潛心於星相學,但是到現在仍然一竅不通。只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誠實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這是他起用部屬時,親身體驗的結論;同時,他自己也以誠實貫徹一生。秀吉死後,許多人都轉而巴結德川家康,其中,只有清正不起二心,忠誠地護衛秀賴。在二條城裏,家康和秀賴見面時,清正不顧一切地陪侍在側,終生不忘秀吉的恩情,鞠躬盡瘁地為豐臣家的安泰而盡力。因此,連家康都佩服清正盡忠的赤忱。

  結論是,一個誠實的人,心胸坦蕩,毫無愧咎。既無愧咎,就不會有顧慮或恐懼,可以心安理得地過日子。假如為了討人喜歡而處心積慮,難免有矯柔造作之嫌,這種行為才真可憫!

  不管是事業或政治都是一樣的。提到買賣,人們便會直覺地想到投機取巧。雖然偶而也有取巧的必要,但是基本上仍以坦率待人、開誠佈公為上策。否則一味地依靠權謀術策,那就無法長久地獲得別人的信賴而大展鴻圖。

  政治也是一樣,一定要真誠坦率才能獲得民心。甜言蜜語,極盡逢迎之能事,雖暫時能孚眾望,卻無法長治久安。

  總之,惟有真誠才能感人。領導者不可不知。



 
048訣.說服力
領導者不但要有正確的主張,還要有說服力

  在明治天皇初期,日本計畫修築鐵路網,但是當時的政府首腦層中,有許多的想法保守,以至強烈地反對修築鐵路。這時,岩倉具視公便挺身而出說:「這次,我們遷都到東京已成定局,但一千多年來,皇室的陵寢都在京都,因此天皇經常要到關西祭祖,而祭祖之行,每次都勞民又傷財。反之,如果搭火車去,一晃就過去了,不必有上述的顧慮。因此,為了使陛下能盡孝道又無後顧之憂,非修築鐵路不可!」

  結果一向反對的人都紛紛改口說:「嗯,有道理」於是,大家意見一致,終於使鐵路網的修築順利進行。

  身為領導者,在謀事時,必然會先引多數人的注意或反對,在說服他們的時候,一定要引起大家的共鳴,使他們接納自己的構想。

  為此,根本上要有正確的理念與方針,如果缺乏這兩項要件,就難以打動人心。但如果說只要有正確的想法與主張,人們隨時都會接受或有同感,也未必盡然。假如拘泥於自己的主張一定很正確,而硬要對方接受,反而會招致反效果。所以,同樣是訴求,說服的方法和訴求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除了要有正確的信念外,同時也要考慮時間、地點和對象,情理兼顧,使自己的主張能發揮高度的說服力。

  若沒有說服力,領導者或主事者的目標,就很難感動人心。基於這點,岩倉公的說服法就顯得非常得當,值得推崇。




053訣.率先垂範
領導者要以身作則

  將一生奉獻於真理的探求,過著教育生涯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因為被認為思想有問題,而被當時的政府判處死刑。

  在執行前,蘇格拉底被關在牢獄中。這時,友人勸他逃亡,並實際著手替他安排逃亡的計畫。但是,蘇格拉底卻頑固地拒絕了。據說,他告訴友人們:「我在這半生中,常常勸人要遵守國法。如果國法有了錯誤,或不當之處,就要利用輿論來修改它,這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尚未修改之前,我們仍得遵守這個律令,這是我一向對別人說的話。所以,即使今天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也不能因為怕死,而自毀自己的言論。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要為正義而活,如果只是為活著而活著,那就毫無意義了。」

  於是,他從容不迫地飲下賜死的毒水。

  傳述有意義的教義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能夠遵循它而走向正途,使社會更完美,所以才要不斷地流傳下去。可是,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便是躬身實踐,率先垂範。「言教不如身教」,即使你說得再動聽,但是行為卻和自己所說的相反,那就無法說服別人了。

  蘇格拉底、釋迦牟尼、耶穌基督和孔子之所以被譽為「世界四聖」,是因為他們的教義含意深遠。蘇格拉底捨命以身垂範,使得他的教義流芳萬世。這種殉教的態度,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領導者也應該用各種方法,將自己的信念傳述給眾人,同時,更要躬身垂範,率先實踐。當然,有時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百分之百地實行。這雖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要謹記:沒有躬身垂範氣慨的領導者,是絕對無法令人心服的。


 
四大天王之一(左)郭富城首度下榻遠東國際大飯店(右)陸莉玲獻花歡迎

 附註:衷心感謝作者們,並真誠推薦以上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莉玲(麗霖) Judy 的頭像
    莉玲(麗霖) Judy

    真誠的動力,永恆的成功!陸莉玲 (麗霖)Judy Lu 個人BLOG

    莉玲(麗霖) J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