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玲(麗霖)Judy Lu手札(一)
生活哲學 |
哲學是一門「實用」的科學,適合於各行各業
文/王梅 工商時報 2000年5月13日 |
素直的心 |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晚年有感於政治的重要,創建了松下政經塾,矢志為日本培養未來的領袖人才;十八年的耕耘,政經塾已蔚為日本政壇一股清流。 天下雜誌發行人 殷允芃 1998年8月 |
對生命與心靈的真誠感悟 |
若果他方強悍,就算有機可趁亦不可為之。強悍者並非比他人健壯或背景與財力雄厚。而是他能透過自己不斷的學習、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與自我突破!更能洞悉且體悟人性的內在深處而說服自己開放胸襟、寬恕及包容他人的缺乏自信、低俗與無知。
將負面情境(劣勢),轉化為正面積極(優勢)的動力與能量!
喚醒「自我意識的良知」與「自我教育的良能」。
人際關係的互動每到關鍵時刻,最能充分顯露其人格特質。
令人尊敬的專業人士是自始至終內外合一且言行一致的。
「生命」是源自誠實心的深刻體悟
文 陸莉玲
許多人往往因為內心潛在的現實壓力,而使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表現與處理方式有所偏差,以致使我有感而發。
霎那即永恆 「真誠的霎那」即是完美的永恆是智者的行為 「真誠的霎那」絕不因現實的壓力、束縛或求虛假完美而使其改變態度或話語;若不能擔當、不願擔當、無意擔當、不宜擔當、無能擔當或另有其他因素。如:主觀、成見、偏見、驕傲、懦弱、藐視與排擠他人、防礙他人成長、忌妒、缺乏認知與自信等的心態而產生盲點。肯定會削減自己對願景、創意及魄力的動力與能量!然自己卻以顧全大局或善意為由,自我解嘲、自我保護、自我安慰、自我矇蔽、自我推諉又自我辯解,以如此自圓其說的處事態度:有如披(真)羊皮的狼(偽)是「偽君子」的行為。尤其是高學歷的專業人士,更令人極易誤解又費解。 |
對陸莉玲職業道德的銓釋 |
公關經理人永不停歇的自我挑戰─「真誠的動力」一書,其實也是作者陸莉玲擔任遠東國際大飯店(公司企業組織)貴賓服務總監職務,對於組織(即公司)奉獻心力重要的一環。從多方面觀察,認同她確能做到這方面很好的績效。由於她了解公共關係是一種處理關係的藝術,也可說是一門應用科學。這裡所謂的關係是屬於人與人,事物與事物及人與事物間的相互運作、影響、聯繫和處理,其主體是公司企業組織,客體是公眾、活動或過程就是訊息傳播。至於推展處理的過程,其一是要掌握足夠的訊息,及了解公司企業組織所處的環境,和針對的目標,然後根據調查、研析,擬訂公關策略、和行動方案,先求個案目標的實現,進而使總目標的達成。另一方面她也更了解公共關係是一種組織傳播行為,以此說服公眾,取信於大眾,她以「真誠」作為取得公眾信賴的基礎,同時在互惠原則下注重雙方的利益維護與增進,配合公司企業組織的需要。相對的她也知道,雖不能樣樣都順利,但她事事必須盡力去做,她雖不能預知多變的明天,但可以儘量運用今天,因此她事事充滿了自信。 文 / 楊志石 2001.2 |
附註:衷心感謝作者們,並真誠推薦以上文章。 |